《只有ICU医生知道》读后感
这本书是我在微信读书总榜上发现的,起初我并没有想看完这本书,不经意间居然翻阅完了。这本书页数并不多,记录了ICU医生余一生在ICU工作时治疗或接触过的病患,以及医生、病患、家属共同为治疗病情开展的交流。书中记录了很多我听过或没听过的病情,蜱虫病、秋水仙碱中毒、夹竹桃中毒、线粒体脑肌病、肿瘤、Talaromyces amestolkiae真菌感染、毛霉菌感染、阿贝类药物成瘾、因为美容手术引发的血栓、红斑狼疮。这些疾病的名称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人。是的,鲜活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些病,他们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,经历考试、结婚、生子的过程。
以前在我的潜意识里,医生是一个冷漠且又权威的职业,他们的情感在过多的生离死别中渐渐消失了。可我阅读过这本书后,我才知道,哪怕再多的生死考验后,医生还是有感情的,哪怕是ICU医生。像余医生介绍的那样,ICU的医生更多的时候类似于探案,治疗是不断假设又不断推翻假设的过程,因为ICU的病人送来时往往已经陷入昏迷。蜱虫病的阿英经过多轮筛查才得以确诊,最终通过血浆置换治愈。因为网恋分手而服用秋水仙碱中毒的松松,再通过各种信息筛查后,才得知松松以爷爷的名义多次购买了秋水仙碱的药物。考试不理想受到母亲责备而服用夹竹桃的小雨,意识清醒告诉了医生一切,后利用活性炭吸附血液中的毒素治愈。线粒体脑肌病的大梦,排查了与乳酸值升高的疾病后,才确诊,她从此不能情绪激动,不能剧烈运动,和年轻人相关的一切几乎都与她无缘。王晓兰的儿子在生命最后时期的陪伴,虽然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,但也给了他们最后的一段相处时光。药物成瘾的晓东在观看了母亲在楼道里祈祷的视频后,居然不再成瘾,但同样药物成瘾的阿树没有这么幸运死于肺部感染。还有同样药物成瘾的何娟,在丈夫和女儿的书信和绘画鼓励下,最终出院。
除了被动的患病,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。阿朱因为做抽脂手术出现意外,右半边身体没有反应。她迫于直播业绩的压力做了抽脂手术,从下午直播到凌晨,收入还只有护士的一半。因怕粉丝量减少,提前出院。于他相比,小孙要幸运的多。虽然他是为了改变自己开始吃所谓的肌肉增大剂,导致肝功能衰竭。长期以来虽然在家庭中备受呵护,但在学校却经常受到欺负。最终通过换肝活了下来。
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只有治愈和死亡两种可能性,宋小鱼患有红斑狼疮,这种病攻击她的大脑,自此她远离了校园。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无果,她自己不愿再拖累家庭,一度拒绝治疗。后来她的妈妈在余医生的同学马医生的推荐下,加入了红斑狼疮的病友群。宋妈妈看到其他病友虽然艰难,但都在认真生活后受到了鼓舞。经常给丈夫和女儿转发群中的各种信息。最终,宋小鱼在一天天的康复里,也重新发现了生活的有趣,活着,就意味着可以继续喝奶茶,看小说,有很多很多可能性。
当我在写这段感悟的时候,论文盲审的意见回来了,没有什么悬念,两个同意。但是分数是两个80分,同时都没有选择推荐为学校优秀论文。相比较其他同学的分数,我是偏低的。我看着别人的分数和优秀推荐,陷入了沉思,即便我知道在毕业论文上,我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和心思,可直面结果时,依旧让我产生了一种心里波动,哪怕我提前预料到这种结果。一方面我为书中的各种患者的经历而感伤,认为生活里没有意外已经是非常不易了。我脑海里再次回顾了我所有的幸运,我认为老天一直在眷顾我。可另一方面,我在已经对生活感到非常满足的情况下,依旧在面对和别人的差距时,产生了一丝丝自卑的念头。这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,是的,不甘心不如别人,同时又无法付出全部的努力,这就是我的特质。我可以做到中等或者中上,但始终无法做到最好,也许在以后的工作生涯里,这些困惑会一遍遍地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,我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对自己宽容一些,承认自己的性格的局限性,尝试着做到最好,结果不如意也没有关系。
题外话又说多了,说回书籍。我去过大大小小的医院很多次,不管是看病、探视,亦或是住院。我能看到在医院中不同人群的情感,有的展露在交谈中,有的藏在眼神里。书中各种抗击病情的案例,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舅舅和妗妗。舅舅辗转多地,一直在陪着妗妗看病,我不知道他想没想过放弃,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预料到自己可以坚持这么久,还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一切是不是值得。可我看得到他日渐疲惫的身躯和迷茫的眼神,相比较其他读者,我想我更能体会到患者本身以及家属的情绪。妗妗的主治大夫们一起商量手术过程的时候,繁杂的步骤和惊人的工作量让我愣在原地,听上去,这种手术像是在给发动机拆零件然后装一个新的上去,可这是人啊!当时妗妗依旧和往常一样乐观,她笑着问我吃不吃香蕉,说自己现在身体状态不错,能吃能喝,像极了书里面与疾病抗争的人们。她信主,会阅读圣经。年少时我不懂,现在我才明白,希望对于人来讲是多么重要,尤其是你看不到希望的时候。
写到这,我将目光瞥向窗外,阳光照射到图书馆前面的草坪上,白白的云彩萦绕在综合楼的上空,微风时不时吹过我的脸颊,楼下熙熙攘攘的本科生,我感到一切是如此虚幻又如此真实。我只能珍惜眼前的生活,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每一天。是的,这种生活终将会结束,可就像与疾病抗争的病患和家属一样,你不会因为结局不遂人愿而放弃,相反你会更加珍惜每一天。特别感谢我的家人,从年少时就已经在给我重申健康的重要性,我也一直在把新了解到的健康知识分享给他们,即便我们无法考虑到生活中的全部因素,但只要我们的努力能延长相处的时间,这就够了。没有健康的身体,一切又有什么意义,死去元知万事空嘛,珍惜每一天吧!